当前位置: 首页>新闻报道
新闻报道
    新闻报道

    第六期新教师教学能力培训

    添加时间: 2018-06-14 发布者:超级管理员点击次数:

    6月6日,第六期新教师教学能力培训开始了第二周的课程。本周由王晓路教授为新教师们讲授“现代国际教育的理念”,张伟年与兰利琼教授与老师们展开“教书与育人”对话式研讨,现代教育技术中心就智慧教学环境应用进行培训。

    培训正式开始前,四川大学张林副校长在课堂上跟老师们见面并讲话。他首先简要介绍了学校“双证”上岗政策的顶层设计,随后他寄语新教师,希望他们成为“科研强,教学优”的老师,大家共同完成“知识传授、能力培养、人格养成、价值塑造”的光荣使命。

       文学与新闻学院的王晓路教授以“现代国际教育的理念”为主题做了报告,他主要从教育与文化的定义,文化的交流发展史,现代教育的理念、大学之道以及当代教育要旨等方面进行了阐释。

    王教授提到,教育从普遍意义上来讲,是对知识的传承,知识是经验的累积。在教育模式上,以知识为中心的教育转化为培养文化和跨文化的能力,从以教师为中心过渡到以学生为中心。而文化是物质文化和精神文化的总和,其中文献文化构筑精神家园,制度文化形成社会风貌。文化的差异性构成了文化的丰富性。

    他还指出,大学具有现代性,是学习的中心。大学传统的功能是学习经典、人文情怀、理性和责任。同时分别举了剑桥、牛津、哈佛和耶鲁等国际一流大学的要旨来阐释现代大学的基本要务,并提出大学教育于学生的指标是专业、相关知识面、语言、意志力、立即适应能力这些方面。总体要求是学习能力、完满人格以及智慧生活。大学之道有三纲八目,当代教育要旨主要在于以教师为中心到以学生为中心的转变,教师要实现自我不断提升。

    最后,王教授总结道,中国文化的精神是“教人怎样做一个人”。做好教师工作最重要的是,无与伦比的敬业。并希望新教师们,“Enjoy the process”,欣赏职业过程。

      下午,“教书与育人”对话式研讨以如何平衡科研和教学,发展学术生涯与如何热爱教育这项事业,找到自身的价值为话题开展讨论。

    张伟年教授提出,科研与教学是两件同等重要的事情,学术积累乃个人爱好, 教书育人是为人服务,爱好与职业的统一能获得内心的幸福感。老师的责任是传道、授业,解惑。荣誉感是他人赋予的,教师真正做到爱这一职业,自然能于他人以影响,找到自身的价值所在。同时,对于科研与教学这两项事业给出了建议,要学会有效管控时间,调整教学机制,思考反馈教学成果。

    最后,张伟年教授提出了教师的三种境界,第一种境界是好的演员,第二个境界是好的编剧,第三种境界是有思想的人。希望老师们承担起教书育人的责任,获得内心的快乐。成为诗歌一样美好的人,拥有诗一样的人生。

    现教中心王春艳、田健林、甘启宏老师带领参训老师们体验了川大的“智慧教学环境”,了解了手机互动教室、网络互动教室、多视窗互动教室等如何支持我校的“探究式-小班化”教学改革,带动学生对教学的有效投入,实现师生深度互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