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新闻报道
新闻报道
    新闻报道

    四川大学新教师教学能力培训(第九期)第三周培训开课

    添加时间: 2019-12-18 发布者:教师发展管理员点击次数:

    四川大学新教师教学能力培训(第九期)第三周培训开课


    2班.jpg

    20191212号,四川大学新教师教学能力培训二班(第九期)第三周培训在望江校区基础教学楼C104开课。商学院左仁淑教授、历史文化学院鲁力老师、化学工程学院周加贝作了专题培训,培训内容包括课程设计的理念及实践”“课堂观摩及研讨

    左仁淑教授作了'以学为中心的课程设计与实践为主题的培训。她认为以学为中心的课程设计要遵循教育和课堂教学规律,要以原则和要素为基础,课程设计必须达到效果好、效用长、效率高三个目标,同时要突出三个中心:以学生学习为中心、以学生能力为中心和以解决问题为中心。 她以营销人员专业能力需求为例,从专业从教学中心、学习吸收金字塔、迈向未来五力模型、学习的四大支柱几个方面进行阐述。她详解了课程设计的八大要素,并以营销策划课程为例,如何具体落实课程设计的原则和要素,同时着重讲解了该门课程设计的五大特色:以专业岗位需求为依据;以思维培养和能力训练为目标;以主讲教师和实战专家讲授相结合;理论课程与实践课程配套;以讲授、慕课、案例讨论、练习、比赛和团队学习的多种教学方法。

    课堂观摩及研讨培训中,鲁力老师以知识共创情境下的教与学为题进行了培训。他从课堂上学生厌学、倦学、怠学现象分析入手,认为当前课堂教学效果差,主要是学生参与和思考的缺失,接着分享并解读了彭泗清教授的教学4.0:理解教学演进的一个视角。在互联网时代,学生的知识获取途径相较于以往更加广泛,如何带领学生共创知识和如何引导学生深度探讨知识是对老师的两个挑战。基于自己的教学经验,鲁老师总结了当今学生的特点主要有以下三点:关注自己在课堂中的获得感,竞争意识更强,崇拜大佬。基于学生的这些特点,在探究式小班化教学中教师应从传统角色转化为编剧、导演、演员。通过“TPS研讨游戏化教学等课堂活动设计让学生主动学习和思考;同时,使用手机互动、翻转课堂互动等智慧教学手段,这不仅可以让学生更好地融入课堂活动,同时便于老师利用信息化手段进行过程化考核。最后,他以博物馆运营管理这门课程为例阐释了基于问题的学习,这门课程更多地对接行业,通过学科交叉、以赛促教,解决行业问题。

    周加贝老师以“胖‘青椒’的教学思考与实践”为内容进行培训。他首先简要回顾了自己从2013年入职后一个“开门黑”的新教师,经过探索、磨练和积累,逐步成长为一名优秀的青年教学骨干教师的经历。培训前他专门根据发展中心的问卷调查,针对参培对象教龄普遍偏短的特点和期待激发学生学习动机的需求,将分享定位为三个话题:

    第一,上好新学期第一堂课。周老师以自己开学课堂为例,首先教师通过自我介绍展示独特魅力吸引学生,通过课程介绍激发学生学习兴趣,通过成绩评定方式来规范学生学习行为。为开展混合式教学,从过程考核以及通过信息化时代的机遇与挑战向学生灌输终身学习的观念,为后续的SPOC在线学习提供内驱力。

    第二,建立合适的师生关系,周老师从“周杰伦大战蔡徐坤事件”中总结出要了解现在的学生,进而才能影响和激励他们。他以自己的课后小班研讨-可乐会为例,给新教师们分享了一些增进师生了解和互动的方法。

    第三,积极反馈和不断改进,周老师以自己的课前,课堂和课后反馈为例,向新老师分享了如何通过反馈找到问题,进而提高教学技能的方法。

    分享后,周老师留下了自己的手机及微信联系方式,欢迎大家和他多多交流,已有新老师联系希望去他课堂上旁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