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大学教务处/教师教学发展中心推出的“智慧+”教师数字素养提升工作坊系列活动第五期于5月9日上午在教师教学发展中心成功举办。本期工作坊邀请了四川大学图书馆胡琳研究馆员以“未来已来:探索生成式AI在教学与科研中的无限可能”为主题,深入探讨了生成式AI在教学与科研中的应用。活动广受教师好评,启发深远,反响强烈。
胡琳老师对大语言模型的基本原理进行了深入的介绍,阐述了生成式AI的多功能性,包括文本生成与转换、以文生图、文生视频、以及信息检索与分析等能力,还通过一系列科研和教学场景中的实例,生动地展示了生成式AI在内容创作、数据分析、学术研究和个性化教学等领域的实际应用。 此外,胡琳老师还介绍了AI技术的局限性,探讨了AI伦理问题,包括数据隐私和学术道德等,并分享了如何巧妙地构建提示词,以引导AI生成更精确、更有深度的回答。
在工作坊的最后,参与者们进行了热烈的讨论,探讨了AI技术在教育领域的潜在影响,以及如何利用生成式AI工具来提高教育工作者的工作效率,丰富教学资源,并实现个性化教学。
调查显示,老师一致表示“非常满意本期培训”,“非常有帮助”,“经过培训非常愿意或愿意应用生成式AI在教学与科研中”。通过培训,老师们深刻的感受到生成式AI在未来教育和科研运用的广阔前景,启发深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