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新闻报道
新闻报道
    新闻报道

    精彩回顾|“电路原理”课程创新特色与设计理念分享

    添加时间: 2020-10-28 发布者:教师发展管理员点击次数:

    为扎实提升教师教育教学水平,助力老师深刻理解教与学,科学设计课程、合理安排教学内容、客观评测学生学习成效,持续、全面提升本科教学质量,10月21日下午教务处/教师教学发展中心特邀电气工程学院张英敏副教授和学堂在线培训师赵青老师举办了“教学学术创新系列报告会”(第期)。

    张老师基于自己22年的教学经历以及国家级一流课程的申报经历,课程基本描述、课程创新特色、教学设计样例和抗疫授课经验四个方面进行了分享。

    准确描述一门课程,需要厘清课程定位、课程目标和教学理念这几个要素。首先要对课程进行精准的定位,思考课程在学生的整个培养体系中处于什么位置课程的定位又直接影响课程目标的设定,目标的设定要基于知识、能力和素质三个方面去在长期的教学过程中,老师会形成自己独特的观念和态度,以此提炼出教学理念。

    一门课程的创新特色取决于教学设计、教学内容、教学方法和教学形式四个方面。张老师用一句话进行了概括基于教学理念,通过教学设计,用恰当的教学方法把课程教学内容以多样化的形式进行全面的呈现,并达到课程的教学目标。通过这样一个完整的过程,就形成课程的创新特色。针对一个实际问题,提出行之有效的方法来解决,就能凝练出相应的课程特色。

    用自己课堂中几个生动形象的教学案例向老师们展示了课程的创新特色通过怎样的方式教学呈现和凸显的。

    以一堂课为例,分别从知识、能力和素质的目标及其达成方法个方面的内容阐述应该如何做一个优秀的教学设计。她分享了春季学期线上授课的经验:基于课程的特点,选择适合线上授课工具;在第一周上课结束后基于学生的反馈,确定分层次、个性化授课方式;覆盖课前课堂、课后的全环节的授课模式。

    从明年春季开始,张老师计划将分层次教学中探究式小班的模式实际应用到课程的线上线下混合式教学中去。

    最后,张老师指出做好混合式教学设计抓好以下四个重点:网上学习环境的构建、课堂讨论氛围的营造、课前课后环节的贯通、学生能力素质的培养。

    学堂在线赵青老师随后为大家分享了雨课堂的主要功能以及操作方法。

    手机端扫描二维码,了解更多详细内容